2025年3月30日,在日本大阪召开的第21届强子谱学与结构国际会议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助理教授安刘攀获2025年度Simon Eidelman奖,以表彰其因发现全粲四夸克态X(6900)而对奇特强子谱学研究带来的突破,以及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LHCb)量能器系统研发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全粲四夸克态X(6900)是首个完全由重味夸克组成的奇特强子态,为理解低能区强相互作用开辟了新的研究平台。

安刘攀是北京大学LHCb团队的成员,长期致力于重味强子谱学和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近年来,她在奇特强子态、Bc介子谱学、重夸克偶素产生机制等方面主导完成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作为主要贡献者和参与者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同时,她深度参与了LHCb探测器升级所需的新型电磁量能器的研发工作。
LHCb合作组由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10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近1800名科研人员组成。北京大学自加入LHCb国际合作组以来,一直在合作组中承担物理研究和探测器建设的核心任务,在电荷共轭-宇称联合变换(CP)对称性破坏机制、强子谱学和重味强子产生机制等前沿领域主导完成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北大LHCb团队成员还多次在合作组内承担重要职务,安刘攀就曾于2021-2022年担任LHCb实验“底强子和夸克偶素”物理工作组召集人。
Simon Eidelman奖于2023年首次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激励在强子物理领域表现突出的青年科学家。安刘攀是本届奖项的两位获奖人之一,也是首位中国获奖学者。

颁奖现场
奖项网站链接:https://simon-eidelman-prize.web.cern.ch/nod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