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北京大学实验核物理团队荣获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35周年杰出贡献团队

2023年4月16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召开了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35周年暨张焕乔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会上宣布了串列实验室35年杰出贡献奖,包括个人奖1项,团队奖7项(基础研究方面3项,应用研究方面3项,加速器装置运行1项)。北京大学实验核物理团队荣获杰出贡献团队,杨晓菲研究员代表团队领奖并作了获奖报告。

北京大学实验核物理团队目前包含三个课题组,他们均在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开展了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华辉老师负责的核衰变与结构课题组,十多年来基于串列加速器上的在束谱学终端开展了中等质量区原子核结构演化的研究,例如70质量区原子核的三轴形变和“订书机带”等;发展了相关的探测设备和数字化获取系统,为多家用户成功使用。

叶沿林老师负责的核反应与结构课题组,近十来年基于串列加速器上的核反应实验开拓了丰中子核集团结构研究新方向,在14C的链状分子态、10Be的近阈分子结构和18O中的非对称分子结构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展了相关探测设备。

杨晓菲老师负责的激光核谱与核性质课题组,近年来基于北京放射性核束BRIF装置发展了国内首个针对不稳定核基本性质研究的共线激光谱系统,完成国内首次在线不稳定核激光谱实验,为我国不稳定核性质和结构研究带来新的机遇。

不稳定原子核大多处于核素版图上未开发区域,涉及量子多体开放系统的奇特结构、天体中元素生成过程、攀登超重元素岛等重大科学问题,也涉及核能系统循环中大量不稳定核未知性质等重大需求问题。为此,世界上各科技强国都在建造或升级新一代放射性核束大科学装置,支撑不稳定原子核的研究。北京大学实验核物理团队发展了多方面的实验路线和手段,形成了以优秀中青年为主体的研究队伍,也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研究积累。将继续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开拓创新,争取在不稳定核奇特结构和物质世界基本对称性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更大成绩。



供稿:实验核物理团队

审核: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