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方向在职教师包括:安刘攀,高原宁,冒亚军,班勇,王大勇,李强,王思广,张艳席,孙小虎,杨振伟,周辰,马宏骥,薛志华。
在高能物理领域,我国在2001年以后升级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和北京谱仪(BESIII),并于2009年开始获取实验数据。国际上对撞能最高的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也于2010年开始对撞取数,此外还有一批已经运行了十多年的大型装置,如美国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美国和日本的两个B工厂等等。这些大科学实验装置为我们检验标准模型并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等提供了重要研究平台。我们初步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团队,在国际国内大科学合作研究中表现活跃。主要工作可以分为: 1) CMS实验中RPC探测器研制;2)BESIII模拟与重建软件研发;3)利用BESIII实验开展强子谱等研究;4)利用CMS实验开展Higgs物理等研究;5)利用BELLE实验开展D0-D-0混合的研究;6)LHCb实验研究。
CMS是LHC上两个通用探测器之一,也是我国政府首次耗资逾千万元大力度资助中国科研机构参与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北京大学CMS组负责部分CMS m子触发系统阻抗板探测器(RPC)的批量组装和调试。我们完成的RPC探测器在过去近三年的运行期间性能表现优异。在BESIII的软件开发中,我们建立了一套通用几何与物质描述机制用于探测器模拟与重建,率先在muon子系统中实现,最终普及到其它子系统;而我们开发的事件显示软件成为BESIII标准软件。利用BEIII提供的数据,我们首次观察一个新的共振态X(1870)、首次观察到J/Ψ->γπ0和γη衰变过程,两项工作均发表于Phys. Rev. Lett上。在日本KEK-BELLE合作组中,北京大学自主完成了有关通过D0-D-0混合研究CP对称破缺的物理分析发表在Phys. Rev. Lett上,得到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在CMS实验中,我们开展了矢量玻色子融合产生Higgs以及相关的研究,其中关于中心与前向喷注截面的研究工作是中国CMS组第一个以我方为主要完成者的数据分析工作。我们还完成了W’寻找和4 顶夸克寻找等多项研究工作,在数千人的CMS组中完成了具有高显示度的研究工作。
在BESIII实验中,我们引导了muon标识符的模拟和重建以及一系列物理分析,例如通过开放D¯0* D0(*)过程观察类似char的状态中性Zc(4025)/ Zc(3900)。我们还通过BESIII数据领导新的物理搜索。
主持1项基金委重点基金,作为主要参与者连续获得由基金委、科技部和科学院联合资助的国际重大合作项目,主持1项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参与1项973计划,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