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系简介  >   历史沿革

技术物理系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拥有辉煌的发展历史,她的前身是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是1955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在北京大学设立的我国第一个专门培养核科学技术人才的高等核教育单位,当时高度保密,代号546(信箱)。1958年10月正式建系,公开称原子能系,1961年6月又改称技术物理系,包含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2个专业。六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五、六千名核科学和核技术的优秀人才,其中不乏杰出的核科学家,包括11位两院院士。在1995年建系40周年时,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物理研究室创始人朱光亚先生为技术物理系题写了“核科学家摇篮”,充分肯定了北大技物系的历史功绩。

(一)初创时期

技术物理系的建立、发展和演变都与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休戚相关。

1955年一月,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尽快建立我国的核工业体系,尽快研制出核武器的英明决策。因此,培养核科学方面的专门人才就成为当时的一个紧迫任务,1955年七月二十日国务院下达文件,决定在北京大学建立培养核科学人才的单位,当时叫物理研究室,靠挂在物理系。从此,技术物理系开始了自己的有喜有忧、漫长曲折的道路。

1955年五、六月间,国务院第三办公室选派韩增敏、胡文亮、白晨曦等党政干部,并从各校抽调胡济民、虞福春、朱光亚、卢鹤绂等著名核物理学家和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孙佶、张至善、陈佳洱等来北大开展筹建工作。他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一面筹建教学实验大楼,并借中科院化学所四楼作临时教学、办公用房;一面派人到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物理系三年级学生中选调97名学生,并于1955年九月二十日开学。开出核理论、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实验方法、放射化学等专业课程,并编出讲义。1956年四月迁进新建成的一万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大楼,赶排出15个核物理实验,并集中进行实验训练。1956年九月三十日我国自行培养的第一届原子核物理专业学生毕业了。随后,又相继抽调孙亦梁、吴季兰、刘元方等骨干教师和徐光宪教授筹建放射化学专业。1956年两个专业分别从各高校物理系、化学系三年级学生中选调260名学生进行培养。同年还为第二机械工业部(后改为核工业部,现为核工业总公司)代培300多名当年从各院校分配来的毕业生。这一批核物理、放射化学的毕业生和代培生基本上满足了我国急速发展的原子能事业的需求。

那时物理研究室的领导体制比较独特,党组织由北大党委领导,人事、财务由二机部主管,业务上又属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可以参加近代物理所的学术交流、查阅期刊、借阅图书等。当时钱三强是近代物理所所长,稍后又是二机部副部长,常来给学生做报告和听取意见。二机部部长宋任穷也曾多次来听取意见。这种独特的体制在当时为尽快建立和健全物理研究室、加速原子能科学人才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时期

1958年秋,物理研究室全部工作归属北京大学,改称北京大学原子能系,结束了成立初期的独特体制。作为系的建制,其规模与要求开始走向稳定、深入发展的道路。这一年,除继续从各校选调学生培养外,两个专业都开始招收一年级学生。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核物理专业成立了核电子学教研室、核理论教研室、核物理教研室和加速器教研室。放射化学专业成立了放射化学教研室、仪器分析教研室、核燃料教研室和辐射化学教研室。

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全系师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先后研制了各种类型的计数管、28道分析器、100道分析器、桔子型贝塔磁谱仪。1957年又从前苏联引进了一台25兆电子伏电子感应加速器,为开展光核反应研究及教学工作创造了条件。

1960年原子能系又改为技术物理系。1963年起,八所高校物理系、化学系给系里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系终于有了从一年级开始培养的毕业生。。

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是技术物理系蓬勃发展并不断巩固提高的时期。当时在胡济民、虞福春、朱光亚等的带领下,技术物理系为祖国原子能事业培养出一大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每年培养输送约200名大学本科生,其中8人后来成为院士。如今他们已在科研、教学、行政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有中央军委授予“国防科技工作模范”称号的核试验基地司令、中国工程院院士钱绍钧将军,有中科院院士洗鼎昌、王乃彦、黎乐民等优秀科学家。

(三)动乱时期

“文革”时期,学校秩序被打乱。技术物理系等三系于1969年内迁陕西汉中,称北京大学汉中分校。这段时间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仪器损失严重,部分教师流失,办学条件缺乏。在这种困难、复杂的条件下,1972年至1976年招收了五届学生,教师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学生则努力克服文化基础差的弱点,刻苦学习。经过师生们共同努力,完成了预定的教学计划,现在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科研方面,开展了“核爆炸现场强伽玛下测贝塔污染仪”、"x荧光分析仪”、“4.5兆伏静电加速器预研制”、"螺旋波导加速腔”等课题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唐孝炎教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环境分析专业。大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学科研活动,但各方面工作受到很大损失。

(四)改革开放初期

1979年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怀下,北大汉中分校三个系又迁回北京,给技术物理系走出困境带来了契机。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国内外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形势,在胡济民教授(中科院院士)、虞福春教授、陈佳洱教授 (中科院院士)、刘元方教授(中科院院士),吴季兰教授等几位中老年科学家带领下,技术物理系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过程。而环境分析专业部分人员从技术物理系分离,在唐孝炎教授(工程院院士)带领下组建了我校环境分析中心。

多年的实践使大家认识到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与国际接轨、争取国内急需的重大研究课题的重要条件,因而在国家有关部门,特别是核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及北京市的支持下,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直接领导下,重修了技物大楼,建立了较先进的核物理、放射化学两个教学实验室。新建了七千平方米的加速器大楼。建成了2X6兆伏 、2X1.7兆伏、4.5兆伏三个加速器及相应的实验线。而由我系和上海先锋电机厂共同研制成功的4.5兆伏静电加速器是目前国内能量最高的。同时还实现了 技物大楼和加速器大楼的网络化。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在教学方面,我们加强了基础课教学、拓宽了选修课的内容,改善了实验室的条件,强化了外语及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逐步实现校领导倡导的“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分流培养,因才施教”的方针。

1981年,原子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第一批设立博士点。1983年,建立了重离子物理研究所。1984年,放射化学改名为应用化学。1985年原子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第一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核物理与核技术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3年,核物理经单独评选进入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理科基地);核物理与核技术共同建立了重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97年,核技术及其应用设立博士点。1998年与中国科学院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联合组建“北大-兰州联合核物理中心”。2000年,应用化学设立硕士点。

[ 1 2 ]